春來萬物新,鼓點聲聲急。昨日,在大窯街道北莒城村,伴隨著挖掘機引擎的轟鳴聲,村內一處水泥養殖棚轟然倒塌。
大窯街道作為全區項目建設的“主戰場”,新春上班伊始,便拿出“只爭第一”的決心、“必爭第一”的干勁來提作風、干事業,明確2023年街道擬攻堅突破的21大項、46小項重中之重工作,實行日調度、周調度、月調度,啃下東海路尾留養殖棚征遷這塊“硬骨頭”便是其中日調度工作之一。
東海路是中韓(煙臺)產業園東外環主干道,是高速改擴建項目完工后牟平東高速出口主干道,也是藍色藥谷·生命島東側濱海路直通北關大街的南北主干道。由于歷史遺留問題,東海路北莒城路段多年未打通,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居民出行,甚至成為居民傾倒垃圾的場所。為解決上述問題,大窯街道從年前就開始提前謀劃,限定工作時間節點,自我加壓,強力推進,把征遷“現場”作為檢驗干部能力作風的“考場”,街道干部多次上門與居民面對面談、心貼心聊,通過嚴謹扎實的工作,僅用時10天就簽訂了補償協議,并于昨日完成東海路1200平方米尾留養殖棚的拆除工作,為打通東海路這條斷頭路掃清了最后一道障礙。
東海路問題的解決,是大窯街道加大力度啃“硬骨頭”,著力推進能力作風提升的具體體現。該路段的貫通,將有效緩解園區南北向交通壓力,極大便利企業物流運輸和人民群眾出行。下步,大窯街道將繼續瞄準“難點”“堵點”,以敢打必勝的決心和抓鐵有痕的勁頭攻堅克難,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。